top of page
Blogs


这不是再见,这是一个开始——为什么我要继续学习中文
在北京的最后一天,我采访了三个同学。我问了他们三个问题:你最想念什么?中文让你怎么看世界不一样了?你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中文词是什么?我觉得他们的回答都很有意思,也让我想了很多。 我先采访的是Xavi。他是十年级的学生,是我房间的室友。我问他:“你最会想念什么?”他想了想说:...

veer
Jul 232 min read


读北京——语言与地域的交融
我们每天都去了不同的地方,走了很多路,也学到了很多东西。我觉得北京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,有很多历史,也有很多文化。在这里,我第一次觉得中文真的和生活有关系,不只是一个考试的科目。 有一天,我们去了长城。老师说:“不到长城非好汉。”我小时候就听过这句话。这是我第一次真的站在长城...

veer
Jul 232 min read


从课堂到连接:用汉语与世界对话
我在夏令营的室友叫Jackson,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。他来自美国夏威夷,但是他的家人一半是中国人,一半是日本人。他说,在夏威夷有很多人会说日文,所以他小时候就学会了日语。因为我们每天一起住、一起吃饭,我慢慢了解了他学习中文的故事。他告诉我,他来参加这个项目,是为了学中文,...

veer
Jul 232 min read


汉语的隐义:一种文化与历史的语言
在北京,我发现人们说话的方式和我以前在课本里学的不一样。在北京,很多人喜欢在词后面加“儿”。比如他们说“这儿”、“那儿”、“一点儿”、“玩儿”,都加了“儿”的声音。刚开始我听不懂,还以为是别的词。后来老师告诉我,这叫“儿化音”,是北京人说话的习惯。我听多了以后也觉得很好玩,...

veer
Jul 232 min read


老师的影响力
在我的夏令营,我的中文老师是于老师(Fiona Yu)。她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老师,也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人。她教中文已经二十多年了,在新加坡美国学校和北京顺义国际学校都教过。她教过很多不同国家的学生,也教过中文母语学生。不但教初学者,而且还教高级中文,比如IB中文课程。虽然她教...

veer
Jul 232 min read


从好奇到投入:我为何在北京沉浸于普通话学习
上个学期,我做了一个中文口语考试。考试以后,我从老师的桌子走回自己的座位,心里很开心。老师告诉我,我说得很好,她会把我的考试当作好学生的例子,以后给别的学生听。我听到后很高兴,也很骄傲。考试的时候,我说得很流利,我能表达自己的意思。我觉得很特别,因为中文不是我的母语,是我在...

veer
Jul 232 min read
bottom of page
